導語:曾經在2011年,韓國、日本、朝鮮等國相繼爆發口蹄疫和禽流感疫情。當時12%牲畜遭宰殺,沒白菜淹辣白菜。昨天2月7日,韓國井邑市,當地養牛場出現口蹄疫疫情。大批畜牛被宰殺。那么口蹄疫是什么疾病、怎么治療?生命奧秘欄目為您介紹。
韓國爆發口蹄疫疫情
根據路透社首爾2月6日消息,韓國農業、食品與農村事務部(Ministry of Agriculture, Food and Rural Affairs)在聲明中稱,報恩郡一乳牛場已發現口蹄疫疫情,該乳牛場位于首爾東南約170公里處(105.63英里)。
為了防止口蹄疫疫情繼續擴散,當局決定將195只乳牛盡數宰殺,并對畜牛進行掩埋處理。據了解,韓國目前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實行了30個小時的畜牧養殖戶禁運措施。該部門還表示,疫情不大可能擴散,因其是韓國接種疫苗所針對的三個口蹄疫類型之一。
口蹄疫是什么疾病、怎么治療
口蹄疫Aftosa(屬一類傳染病)俗名“口瘡”、“辟癀”,是由口蹄疫病毒所引起的偶蹄動物的一種急性、熱性、高度接觸性傳染病。主要侵害偶蹄獸,偶見于人和其他動物。其臨診特征為口腔粘膜、蹄部和乳房皮膚發生水皰。
預防措施
剛產下的小豬,沒吃奶前,可每頭豬口服1ml豬蹄清,可有效的預防豬口蹄疫;
其他主群可按照豬蹄清400斤/支肌肉注射做預防,可有效的預防豬口蹄疫。
治療措施
針對豬口蹄疫可以用豬蹄清200斤/支+頭孢先鋒配合治療打一次就可以,效果顯著。
如果有心肌炎類型的可先打地塞米松,半個小時以后再打豬蹄清200斤/支+頭孢先鋒。
口蹄疫癥狀
該病潛伏期1—7天,平均2—4天病牛精神沉郁,閉口,流涎,開口時有吸吮聲,體溫可升高到40一41℃。發病1—2天后,病牛齒齦、舌面、唇內面可見到蠶豆到核桃大的水皰,涎液增多并呈白色泡沫狀掛于嘴邊。
采食及反芻停止。水皰約經一晝夜破裂,形成潰瘍,這時體溫會逐漸降至正常。在口腔發生水皰的同時或稍后,趾間及蹄冠的柔軟皮膚上也發生水皰,也會很快破潰,然后逐漸愈合。